我国农家肥资源十分丰富,但目前我国农家肥使用率不足10%,由于传统农业对于化肥有很强的依赖性,又得不到科学的施用,使得农业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农家肥不但可以减少化肥用量、丰富土壤的营养成分,还可防止土壤有机质下降。对于像堆肥或农家肥这样的原始农家肥,还缺乏机械化施肥的手段,制约了原始农家肥的大面积应用。国内外传统的农家肥抛撒机输肥机构和抛撒机构都是依赖拖拉机输出动力传动,对于其输肥机构需要的转速很低,需要复杂的减速和调速机构,才能实现输肥机构按照需要的输肥速度进行作业。而现有的地轮驱动农家肥抛撒机左右两侧从动轮靠通轴连接,动力传递给中间轴,经过棘轮传递给输肥机构,这种传动方式不能实现从动轮分动,影响转向灵活,同时棘轮噪声大,易磨损,寿命短。还有一种地轮驱动方式是在从动轮外侧连接链轮,这种方式施肥左右从动轮受力不均衡,影响作业效果。因此,在农家肥抛撒机上实现地轮驱动输肥稳定、不影响转向灵活是地轮驱动的关键。本研究从刚性车轮的行驶阻力的角度出发,充分考虑地面和农家肥抛撒机作业的相互关系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地轮驱动输肥的基本理论,建立了刚性车轮的行驶阻力和输肥机构链条所需张力数学模型,从而揭示了地轮驱动输肥的可行性条件,为后续进行农家肥抛撒机地轮输肥机构仿真计算奠定基础。
一种地轮驱动式农家肥撒施机,属于农用机械领域。为了解决现有施肥过程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通过农用车产生的牵引力为动力的地轮驱动式农家肥撒施机。通过牵引车带动施肥机地轮转动,经传动机构、离合器以及减速器等机构,使车厢式肥料箱底部的输肥链缓缓的向后移动,同时带动车上的肥料由前向后移动,喂给拨肥部件进行撒布。拨肥部件主要是由高速旋转的拨肥辊构成,其动力是由另一侧的地轮经传动机构、离合器、中间轴增速后传递到拨肥辊,拨肥辊上的拨齿将输肥链输送的肥料击碎并抛撒到地面上。本实用新型不需要外界输入的动力,工作幅度宽,可兼做农用拖车使用,提高机器的利用率。普通的农用拖拉机均可以作为牵引机车。
作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不断地从上壤中吸取养分。由于作物不同,生长发育阶段不同,对养分的需求也不同。因此必须按照作物的种类、生长特点采用不同的施肥方法。1基肥(又收底肥)可满足作物整个生长发育时期对养分的需求,因此要求肥效较持久,如草塘泥、河泥、厩肥、绿肥等有机肥料和化学肥料中的石灰氮、磷肥等迟效性肥料。基肥施用量都比较大,通常占总用肥量的一半以上。基肥的施用方法有。1.1撒施法在耕翻前将肥料均匀撒施于地表,然后耕翻入土。1.2条施及穴施法条施是把肥料施在播种沟内或穴内,覆一层薄土,然后播种。但应注意肥料的浓度不宜过高,有机肥料要充分腐熟。
一看:看有机肥料外观颜色,物理方法干燥的有机肥料,仍保持原粪便的颜色,只是水分减少,通过堆肥技术处热销大型撒粪机理的有机肥料腐熟后颜色变为褐色或黑褐色,在成品中没有其它杂质。二摸:用手抓一把优质有机肥料,其手感一致,湿时柔软有弹性,干时很脆,容易破碎,劣质有机肥料用手可以摸到杂质,特别是沙子。三水泡:拿两杯清水,分别放入一些优质和低劣有机肥料,几分钟就可分辨出真伪。有机大型撒粪机肥料掺假一般是加入沙子或土来增加重量。优质有机肥料在水中分布均匀,而劣质有机肥料的杯底沉入很多沙子或土,区别明显。
以往老百姓种田都是靠人工施肥,这样的施肥方式即费力又费时,同时还达到我们预计的施肥效果。随着时代的进步,坚持走科技强农的发展战略,撒肥机问世了。在我国以往施肥大多将腐熟好的肥料用大车运输到田间均匀放成小堆,再用锹撒开。也有在大车上随走随撒的。这种方法劳动生产率很低,且撒肥不匀。由于土地长期大量施用化学肥料,造成土壤中某些营养成分的严重缺乏,土壤板结,影响了农作物产品的品质。采用撒肥机撒肥可以更好的提高劳动生产率,并可提高撒肥质量,这样一来,就避免了施肥不均匀的现象,不仅使农作物的产量增加,同时也克服了土壤局部板结的问题,最最主要的是为老百姓节约了种田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