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轮驱动式农家肥撒施机,属于农用机械领域。为了解决现有施肥过程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通过农用车产生的牵引力为有机肥撒肥机厂家直供动力的地轮驱动式农家肥撒施机。通过牵引车带动施肥机地轮转动,经传动机构、离合器以及减速器等机构,使车厢式肥料箱底部的输肥链缓缓的向后移动,同时带动车上的肥料由前向后移动,喂给拨肥部件进行撒布。拨肥部件主要是由高速旋转的拨肥辊构成,其动力是由另一侧的地轮经传动机构、离合器、中间轴增速后传递到拨肥辊,拨肥辊上的拨齿将输肥链输送的肥有机肥撒肥机料击碎并抛撒到地面上。本实用新型不需要外界输入的动力,工作幅度宽,可兼做农用拖车使用,提高机器的利用率。普通的农用拖拉机均可以作为牵引机车。
针对目前大多数撒肥机在作业过程中存在抛撒不均问题,该文设计了一种锥盘式撒肥装置。通过对该装置结构和工作原理的阐述及肥料颗粒在撒肥盘、叶片上和空气中的动力学和运动学分析,建立了肥料颗粒的运动模型。以叶片长度、叶片水平投影倾角、撒肥盘转速、肥箱落肥口位置和面积为试验因素,以肥料抛撒的横向变异系数为试验指标进行了台架试验。试验表明,当落肥口位置(落肥口中心点在以叶片旋转中心在地面的投影为坐标原点的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的坐标值)为(70 mm,0,800 mm),叶片长度为150 mm,落肥口面积为2456 mm2,叶片水平投影倾角为1°,撒肥盘转速为1090 r/min时,横向撒肥变异系数为5.215%,此时肥料抛撒的均匀性最好,满足施肥作业要求。该装置基本上解决了肥料抛撒不均方面的不足,为锥盘式撒肥机的设计与优化提供了参考。
一种有机肥抛撒机,其特征在于:装肥箱和拨动台通过转轴铰接在一起,并一同安装在液压翻转支架上,在装肥箱末端设置有碎肥插,在拨动台上设置有拨动板,在拨动板后端设置有卷扬带;所述的拨动板上设置有交错布置的板条;所述的碎肥插上设置有交错布置的铁齿。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精巧,设计合理;该设备在装肥箱末端设置有碎肥插,在拨动台上设置有拨动板,使有机肥块被打碎,在拨动板后端设置有卷扬带,使部分小块有机肥通过掉落进一步摔碎;所述的拨动板上设置有交错布置的板条;所述的碎肥插上设置有交错布置的铁齿,整个设备能使有机肥充分的细化,并均匀的抛撒在田地里,使用简单,不存在堵塞、不流畅的问题。
众所周知,中国占世界耕地的7%,人口占世界人口的22%,7%应对22%,付出的代价则是土壤的过度耗竭。我们更需要健康、肥沃的土壤用于可持续的植物生产,更需要解决畜禽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来保驾动物的可持续生产。面对环境保护、可持续动植物生产加之国家政策的引导,大家的目光更多地汇聚在了商品有机(类)肥料产业,并且坚信它正在成为我们国家的一个新兴肥料产业。中国每年会有6000万吨养分的农业有机废弃物产生,如果全部还田,至少能节省大约50%的化肥,减少化肥使用,增加有机肥料,也源于为降低土壤所承受的压力。我们国家的耕地质量形势不容乐观,土壤养分转化慢、污染物积累、作物土传病害频发成为了影响耕地质量的三大障碍,其中最核心的问题是土壤生物功能在下降。研究发现,调控(根际)土壤微生物区系对作物高产和安全生产能够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就是说微生物对培肥土壤、对作物高产的作用不可估量。问题是如何来调控土壤微生物区系,帮助我们同时实现当季作物高产优质、又能持续保育土壤的双重目标。——沈其荣
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马铃薯生产大国,我国马铃薯总产量位于全球首位,但单产水平却较低,合理的中耕管理施肥能有效提高马铃薯产量和质量,避免长期施肥不当造成的土壤酸碱不平衡、水土流失严重等一系列的环境问题。近年来,国外大多数采用圆盘式撒肥机进行撒肥作业,采用水平或锥形撒肥盘并安装若干个甩肥叶片调节撒肥宽幅,但国外的撒肥机械相对价格昂贵,配件供应不及时,撒肥均匀性有待提高;我国对撒肥机械的研究较晚,现处于初步阶段,现有的机具存在施肥精度不高、肥料抛撒均匀性差等问题,我国大多数变量撒肥机都是圆盘式撒肥机构,且多以水平圆盘为主,对锥盘式撒肥机的结构和相关的理论研究较少。针对现阶段中国大多数撒肥机械在作业过程中存在抛撒不均匀和施肥量调节精度较差、调节时间较长等问题,本文针对锥盘式撒肥机进行研究,并对其关键部件进行了设计与试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