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罗马时代,农民就发现在前作为豆科植物的大田里种植谷类作物时,其产量有所提高,因此,就注意到细菌能增富农业土壤中的营养。直至19世纪,德国的苜蓿种植者和美国的一些大豆种植者,他们利用苜蓿田或大豆田的土壤,转移接种至新的农田,从而使作物产量得到提高。1838年,法国农业化学家布森高(J.B.Boussingault)发现了豆科植物能固定氮。并于1843年建立了第一个农业试验站,对各种轮作制中作物产量和成分进行了较为精确的分析。1886-1888年德国科学家赫尔里格尔(H.Hellriegal)在砂培条件下证明,豆科植物只有形成根瘤菌才能固定大气中的氮。1888年荷兰学者贝叶林克(M.W.Beijerinck)分离了根瘤菌,这是微生物肥料方面的突破。现已明确那是根瘤菌的作用。这些细菌的发现,促使了第一家美国公司纳特尔公司于1898年生产和销售了土壤细菌接种剂。自此以后,就有诸多的细菌制剂用于土壤和农作物种子的拌种和包衣。20世纪20年代,又有一些新的微生物制剂用于大田土壤和农作物,但效果不甚理想。20世纪40年代,美国农业部颁发了生物杀虫剂许可证,至今已有20多种不同的微生物产品为这一目的而使用。1937年,苏联微生物学家克拉西尼科夫和密苏斯金研制了“固氮菌剂”。从而开创了细菌肥料的先河,由于种种原因,这种微生物肥料都先后停止了大规模生产。1940年前后,亚洲研制了一种以蓝细菌(藻类)为主而用于稻田的生物肥料。现其在持续农业中仍然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不管生物肥料的历史如何,微生物制剂仍继续向前发展。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人们以极大的精力关注着用于环境和农作物的生物肥料,其原因是这类产品能有效地解决存在的一些问题,特别是无公害和消除环境的污染。因此,要研制出一种既具有肥料功能,又具有消除环境污染的能力,就十分困难。
精准施肥作为精准农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减少农业投入,提高 农产品质量,减少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圆盘式变量施肥机作为处方图的具体实施机具,在整个变量施肥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本文以圆盘式施肥机理论分析为指 导,对影响试验效果的主要参数进行了理论分析,主要包括:落肥口位置,落肥口大小,叶片倾角,圆盘转速及肥料自身特性;并在符合美国农业工程师学会 (ASAE)标准的试验环境下,以我国常用的4种肥料为试验材料,针对影响试验效果的上述主要参数进行了室内静态模型的抛撒试验,指明了不同参数对施肥机 模型抛撒试验施肥效果的影响。
通过圆盘式施肥机抛撒模型,在施肥过程中对不同圆盘转速进行了试验,并通过试验在横向和纵向施肥距离上,从不同的角度绘制了曲线图,进行比较得出了施肥的均匀性随着圆盘转速的减低而减低,其有效施肥幅宽也随其减小。同时,找到了达到试验所用的3种肥料的极限速度的圆盘转速,得出圆盘转速在高于极限速度时变化,施肥曲线图变化不明显;而低于极限速度时,施肥曲线变化明显。 [目的]为了研究圆盘式有机肥撒肥器的抛撒性能.[方法]在自制的圆盘式有机肥撒肥器试验台上进行了影响撒肥均匀度的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测试.[结果]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安装2组偏心叶片的圆盘、两盘安装中心距750 mm时撒肥均匀度的平均偏差最小.随着两圆盘转速的增大,撒肥均匀度平均偏差快速减小,转速超过200 r/min平均偏差变化程度非常小;正交试验结果表明,采用2组偏心叶片的圆盘、两盘安装中心距750 mm,圆盘转速200 r/min时撒肥均匀度的平均偏差最小.[结论]所设计的撒肥器具有撒肥均匀、工作效率高的特性,这为有机肥撒施机的研发提供了参考。
一看:看有机肥料外观颜色,物理方法干燥的有机肥料,仍保持原粪便的颜色,只是水分减少,通过堆肥技术处理的有机肥料腐熟后颜色变为褐色或黑褐色,在成品中没有其它杂质。二摸:用手抓一把优质有机肥料,其手感一致,湿时柔软有弹性,干时很脆,容易破碎,劣质有机肥料用手可以摸到杂质,特别是沙子。三水泡:拿两杯清水,分别放入一些优质和低劣有机肥料,几分钟就可分辨出真伪。有机肥料掺假一般是加入沙子或土来增加重量。优质有机肥料在水中分布均匀,而劣质有机肥料的杯底沉入很多沙子或土,区别明显。
化学肥料的不合理施用导致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板结等一系列土壤问题。增施农家肥可有效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缓解化肥对土壤的破坏。但由于农家肥具有结块、含水率高、施肥量大的缺点,施肥过程中又存在装肥、运肥繁杂,作业强度大,人工撒施不均匀等问题,所以农家肥的施用受到很大的限制。农家肥施肥机械化热销撒肥车可以很好的解决上述问题,但机械化施肥又存在着以下两方面问题:一是现有的农家肥抛撒机械多从国外引进,功能繁杂、价格昂贵,国内推广难度大;二是国内生产的农家肥抛撒机械以仿制为主,对农家肥抛撒机技术缺乏深入研究,施肥效果不理想。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农热销撒肥车家肥的大面积使用。针对以上问题,研制了一种新型的农家肥抛撒机,该抛撒机为牵引式,由地轮驱动输肥、拖拉机动力输出轴驱动抛撒。为探究各试验因素对抛撒机抛撒性能的影响,以均匀度变异系数和撒肥幅宽为试验指标,进行了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进而得到各因素的主次顺序和较优参数组合。
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促进了养殖业的蓬勃发展。然而养殖业所产生的大量排泄物却给环境卫生带来了很大的压力,长期堆制的畜禽粪便便滋生大量的苍蝇蚊虫,带着各种病菌到处传播,给养殖业安全及从业人员健康均带来严重的威胁。而另一方面,化肥在农业生产中的大量使用,虽然农产品产量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也带来诸如农产品品质下降、土壤板结、污染水源等问题,而要解决这些问题最根本的办法是增加土壤有机质。特别是入世后,对农产品的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些都给有机肥创造了巨大的市场空间。 有机肥不仅提供了庄稼生长所需要的多种营养元素,而且增加了土壤中有机物的含量,改进了土壤的耕作结构。合理撒施有机肥还可以改善农业大气环境、水环境、生物环境。 针对不同的有机肥应采用不同的撒施设备,有机肥撒施机国外已经有了系列产品,可以对不同形式的有机肥进行撒施。而国内还是采用传统式的人力撒施,对有机肥撒施机的研究才刚开始。应用有机肥撒施机可以改善劳动者的工作环境,减轻有机肥撒施作业的劳动强度,提高撒施的均匀度,提高农民施用有机肥的积极性,施用有机肥是促进农业生态平衡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